11月16日夜间,南都记者提前探营,主会场13组大型作品,给观众带来了与往年灯光节不同的视听享受。
本届灯光节主会场由花城广场和海心沙两部分组成。花城广场展出灯光作品共4组,采取全开放非预约模式参观。海心沙则采取全围蔽预约模式,每晚安排2场次,暂定4000人/场,根据开幕式首日人流情况,及时对预约名额进行动态调整。
极小曲面制造“云间玲珑,海心之珠”
从2013年开始,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始有高校作品加入。相对而言,高校作品更富有创造性。位于海心沙星光大道上,名为“云间玲珑,海心之珠”的作品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高校师生。
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苏朝浩博士对南都记者表示,作品形态是建筑学上一个比较特别的空间设计,叫做极小曲面。这是一种数学模型。原本只是在数学模型中存在,要做出物理空间需要极大的创意。80多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志愿者和老师,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将数学模型变成真实的物理空间模型。
“这是可查询到记录的极小曲面作品中,最大的一个。”苏博士说。据了解,作品高度为7.8米,展开约为300平方米,厚度仅为1.5mm,近看时会发现,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三角面,苏博士介绍,这样的三角面一共有16000个,为学生人手掰成。中间用了40000个铆钉,把40个部件组装在一起。
苏博士介绍,作品由铝板和pvc两种材质做成,其中,顶部的为pvc的材质是希望让灯光看起来更加通透一些。也正因为用这两种轻质材料做成,在搭建过程中非常担心受重问题,幸好最终还是顺利完成。早在2016年时,苏博士便曾带着作品“蝶变”参加广州国际灯光节,并受邀到各个不同国家城市参展。